导读:黄褐斑为多发于颜面部的慢性皮肤色素代谢障碍性疾病,表现为面部以两颊为主的黄褐色对称性点片状色素沉着斑,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效果欠佳 。本周为大家推荐《新型强脉冲光联合皮肤滚针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中国医疗美容》16年11期,作者江贺)。文章如下。
新型强脉冲光联合皮肤滚针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江 贺
(南京医科大学友谊整形外科医院皮肤科,江苏 南京 210000)
【摘 要】 目的 观察新型强脉冲光联合皮肤滚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科确诊的黄褐斑患者39例随机分成三组,分别采用新型强脉冲光(OPT组),皮肤滚针(微针组),新型强脉冲光联合皮肤滚针(联合组)治疗,每组各13例。疗程结束3个月后复诊进行疗效对比观察。为治疗黄褐斑提供一定的临床经验。结果 三组治疗均显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采用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elasma area severity index,MASI),微针组疗效优于OPT组,联合组效疗效优于微针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强脉冲光联合皮肤滚针治疗黄褐斑较单一新型强脉冲光治疗及单一皮肤滚针治疗黄褐斑效果好。
【关键词】 新型强脉冲光(OPT);皮肤滚针(微针);黄褐斑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增加性皮肤病,常见于黄种人成年女性的面部。本研究采用新型强脉冲光技术(OPT)联合皮肤滚针(微针)治疗黄褐斑,与单一治疗进行对照,对其疗效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为由南京医科大学友谊整形外科医院皮肤科医师参照《黄褐斑的诊断和疗效标准》[1]确诊,于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就诊我院的黄褐斑患者,通过随机数字法将39例病例归入不同治疗组。39例中女性37例男性2例,两名男性患者年龄分别为38岁和42岁,有长期日晒及饮酒史。39例患者年龄在31-53岁,平均为42.18±3.97岁,皮肤Fitzapatrick分型为III型,其中病情与日晒有关者23例(59.0%),病情与月经相关者13例(33.3%),病情与季节相关者16例(41.0%),病情与情绪及睡眠相关者25例(64.1%),病情与妇科疾病、妊娠及使用避孕药具者19例(48.7%),病情与化妆品及美容相关者10例(25.6%),有阳性家族史者3例(7.7%),有长期饮酒史者1例(2.6%)。排除条件:①患有光敏性疾病、瘢痕体质及皮肤肿瘤患者;②患有其他色素性皮肤疾病的患者; ③患者在治疗区患有单纯疱疹或相关感染史;④曾经治疗过黄褐斑的;⑤近期有日光曝晒、外用祛斑产品及使用过光敏性药物的;⑥妊娠或哺乳期的患者;⑦患有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系统性疾病以及神经精神疾病者。剔除条件:①中途终止治疗或更换方法者,不能做到术后避光及使用防晒措施者; ②资料提供不全影响疗效判断者。所有的病例治疗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 法
1.2.1设备及技术参数 王者之冠 M22治疗仪美国科医人(Lumenis)公司生产,使用 590及640滤片。伊肤泉皮肤微针系列,使用美白亮肤套组(批准文号:《护肤用冻干粉》Q/JYSW2-2012;卫生许可证:XK16-108 9451;广东远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0.5mm微针滚轮。
1.2.2 治疗方法
术前常规面部清洁拍照,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交待术后注意事项;男性患者刮除面部毛发。
OPT组:13例,使用中性清洁剂清洁皮肤,干纱块擦去水分,患者仰卧位,佩戴防护眼罩,全面部涂布约3mm厚的4℃光导冷凝胶;开机,选择590滤片,开始治疗;每次治疗前均进行光斑试验:大致根据患者皮肤情况选择脉冲间隔及脉宽,能量密度从12J/cm²起,常取耳前区皮肤,无压力贴合皮肤照射一次,2~3min后用刮勺轻轻刮除冷凝胶观察治疗部位反应,根据试验区皮肤反应调整脉宽、脉冲间隔及能量密度,如有必要可于另一区域再次试验,若患者出现皮肤微红灼热的反应,则说明该参数治疗有效,可设定为该患者的治疗参数;根据光斑试验情况,使用设定的治疗参数进行全面部治疗一遍(除眼睑皮肤外),光斑重叠不能超过10%,口周及额部皮肤可适当调低能量密度,均采用三脉冲,脉宽范围3.0~5.5ms,脉冲间隔范围30-50ms,能量密度范围13~15 J/cm2 ;然后更换640滤片,重复以上治疗步骤;治疗结束后洗尽冷凝胶,进行15min面部冷敷,观察无异常后方可离院;该治疗1次/月,6次为一疗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拍照以作疗效对比及资料保存,疗程结束后3个月仍需来院复诊拍照;术后嘱患者停用功能性化妆品,严格防晒(避光,使用SPF 30、pA++/+++防晒霜),注意面部的保湿。
微针组:13例,使用中性清洁剂清洁皮肤,干纱块擦去水分,患者仰卧位,常规面部皮肤表面麻醉(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封包40-50min),麻醉满意后,常规行面部皮肤表面消毒,继而在无菌条件下,采用无菌生理盐水纱布清洁面部消毒剂至纱布无消毒剂染色,取0.5mm微针滚轮及已配比好的套组药液,分区域操作,轻柔、均匀反复滚刺及涂抹药液,呈“米”字形来回滚动至皮肤微红微热,确保深度稳定、皮肤持续湿润状态;操作完成后,外敷冷藏无菌面膜30-60min。该治疗1次/月,6次为一疗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拍照以作疗效对比及资料保存,疗程结束后3个月仍需来院复诊拍照;术后告之患者24小时内防水,严格防晒,7天后可涂抹SPF 30、pA++/+++防晒霜;注意防尘、防刺激,停用功能性护肤品,忌酒,清淡饮食。
联合组 :13例 ,将3次OPT治疗与3次皮肤滚针治疗间差进行,首次治疗为皮肤滚针,治疗间隔时间均为1个月。方法与术后注意事项均同上。
1.2.3观察指标
疗程结束3个月后复诊拍照,医生结合治疗前后照片及目测评价进行MASI评分。
表1 面部黄褐斑MASI评分表
注:MASI 总分= (D+H)×A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8.0对数据进行分析,组内治疗前后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治疗后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 05,判定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 MASI变化
39例患者经疗程治疗后黄褐斑症状均有改善(见附图),各组MASI评分的变化,见表2:
表2黄褐斑 MASI评分均值的变化 MASI评分改善指数 = (治疗前MASI评分-治疗后MASI评分)/ 治疗前MASI评分,得到OPT组、微针组和联合组的改善指数均值分别为0.06±0.098、0.087±0.132和0.213±0.137同样采用t检验得到微针组优于OPT组间比较P 值为: 0.045,联合组优于微针组,组间比较P 值为:0.00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2不良反应
OPT组:13例患者中9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同阶段出现皮肤干燥,嘱其加强保湿后改善。2例患者出现持续性红斑于治疗第2天后消退。1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色素沉着,6个月后恢复正常。1例1年后复发。微针组:一共治疗13例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联合组:13例患者中4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同阶段出现皮肤干燥,嘱其加强保湿后改善。1例患者持续性红斑于2天后恢复。该组不良反应均出现在OPT治疗后。
3、讨 论
皮肤滚针治疗,又称微针治疗技术,是利用微细针状器械实施皮肤软组织刺激或处理,可伴有药液或有效成分同步施予或导入,以期获得治疗或美容作用的医疗技术。通过局灶点阵损伤效应,刺激表皮基底层细胞,调动组织修复,释放血小板及多种生长因子,改变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活性,继而引起皮肤胶原新生重塑,引起表皮增厚,进而修复皮肤的表皮屏障;治疗的同时还可在皮肤表面创建大量微通道,提高药物(生长因子或抑制酪氨酸药物)的透皮吸收,显著提高疗效。
基于“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的选择性光热分解作用理论为强脉冲光在黄褐斑治疗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近年来已经普及性的应用于面部色素性皮肤病的物理治疗;而OPT作为新型强脉冲光可发射矩形脉冲波,较之前的设备更加安全有效,现已逐渐取代了经典的强脉冲光,大量应用于黄褐斑的临床治疗,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黄褐斑的病因机制不清,致病因素十分复杂,除了常见的物理化学因素及内分泌因素,近年来也有学者认为黄褐斑的发病机制与皮肤微生态失衡、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表皮屏障功能障碍有关;有国外学者认为黄褐斑是一种慢性过度刺激导致的表皮屏障破坏而出现的炎症性色素沉着,而表皮屏障功能恢复不良也可能导致色素代谢能力的下降、黄褐斑反复和加重。新世纪以来大量的光电设备应用于黄褐斑的治疗,但是疗效在多次以后逐渐进入了平台期,且存在一定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所以,治疗黄褐斑需要我们在抑制黑素细胞活性、阻断黑素颗粒形成及加速其降解的基础上同时加强表皮屏障的修复和重建。疗程多次的美白亮肤微针治疗可以在实现表皮屏障修复重建的同时显著提高淡斑药物的吸收,故而达到改善及治疗黄褐斑的作用;而OPT通过对皮肤黑色素的安全有效的破坏和抑制作用,应用于黄褐斑的治疗已经在业内达成共识已久。所以,本试验考虑通过OPT技术联合皮肤滚针提高黄褐斑的疗效及安全性,希望为临床治疗黄褐斑提供一定的思路。
通过以上试验和数据对比,我们认为联合OPT和皮肤滚针治疗黄褐斑的效果是确切的,且较单一治疗效果更明显、安全性更高。本试验的不足之处在于研究时间有限、样本量较小,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会加强积累、继续努力;同时我们也希望本研究能够为黄褐斑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佐证。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色素代谢障碍性疾病,因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单药治疗疗效不佳或不良反应较大,而联合治疗因疗效佳、不良反应小受到医生的亲睐。目前黄褐斑的治疗多样,主要有口服服、外用药物,激光或光子疗法,多种方案联合治疗等。黄褐斑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病因、病程、临床分型、既往治疗情况等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欢迎您就黄褐斑的发病机制和联合疗法,通过《中国医疗美容》分享经验。
同时,也欢迎大家对《中国医疗美容》微信、杂志出版提出宝贵意见。除外本刊微信,您还可在知网、万方阅读《中国医疗美容》刊登的精彩文章。
编辑部电话:010-82755419
投稿系统:zgylmr.org
(责任编辑: 小美)